制藥廢水的產生、特點及危害
制藥廢水的產生:
制藥廢水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:
生產過程排放的廢水:這是主要處理的廢水,含有藥物殘留,污染物濃度高,成分復雜,包括中間代謝產物、表面活性劑、高濃度酸堿和有機溶劑等。
輔助過程排水:主要來自輔助設施的冷卻循環(huán)水,水量較大,但污染較低。
清洗廢水:設備、地坪等定期清洗產生的廢水。
生活污水:員工日?;顒赢a生的廢水,濃度較低,容易處理。
制藥廢水的特點:
水質成分復雜:含有多種有機物、無機鹽和表面活性劑,導致pH波動大、色度高和氣味重。
有機物污染濃度高:COD數(shù)值高,生化性差,難以進行常規(guī)的生化處理。
難生物降解物質多:殘留的藥物如抗生素、鹵素化合物等大多屬于生物難以降解的物質。
沖擊負荷大:廢水通常是間歇排放,溫度、污染物濃度和酸堿度隨時間變化較大。
色度高、異味重:且經一般污水處理流程后難以徹底去除。
懸浮物濃度高:廢水中常夾帶大量的微生物菌絲體或中草藥殘渣。
高鹽分:Cl?、SO?2?含量高,對微生物細胞有毒害作用,并加速污泥上浮和腐蝕設備。
制藥廢水的危害:
消耗水中的溶解氧:有機物在水體中進行生物氧化分解時,會消耗水中的溶解氧,導致水體缺氧或脫氧,造成水生生物死亡。
破壞水體生態(tài)平衡:某些藥劑及其合成的中間體具有殺菌或抑菌作用,影響水體中微生物的新陳代謝。
藥物代謝產物對環(huán)境的污染:制藥廢水中污染物之間或與水體中物質發(fā)生化學反應,產生新的污染,如亞硝胺類物質是強致癌物。
聚合硫酸鐵處理制藥廢水的原理及優(yōu)點
聚合硫酸鐵處理制藥廢水的原理:
聚合硫酸鐵(Polyferric Sulfate, PFS)在制藥廢水處理中的主要作用是混凝沉淀和吸附。當聚合硫酸鐵溶解后,會生成Fe(OH)?、Fe(OH)??等具有吸附、交聯(lián)作用的膠體。這些膠體能夠吸附廢水中的COD物質、金屬離子和磷酸根離子等,通過電中和、凝聚等機制形成大的絮凝物沉淀在水底,從而將有害物質從水中脫離出來。
聚合硫酸鐵處理制藥廢水的優(yōu)點:
沉降速度快:聚合硫酸鐵能夠快速形成大而密集的絮凝體,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。
除濁能力高效:能夠顯著降低廢水中的濁度和懸浮物濃度。
廣泛適用性:不僅適用于制藥廢水,還廣泛應用于印染廢水、電鍍廢水等其他類型的廢水處理中。
處理效果顯著:能夠適應各種不同pH的水質,有效降低廢水中的COD、BOD和磷含量。
經濟性:相對于其他藥劑,聚合硫酸鐵的成本較低,且所需的投加量較少,能夠顯著降低處理成本。
安全性:對設備腐蝕性小,且無毒無害,使用安全可靠。
綜上所述,聚合硫酸鐵憑借其高效、經濟、安全、廣泛適用等優(yōu)勢,在制藥廢水處理中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。